menu

摹绘

说话作文时把声音、颜色、形状等据实依样模仿出来,给读者以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上的刺激,这种修辞手法就是摹绘,又叫摹状。摹写声音叫摹声、摹写颜色叫摹色、摹写形状叫摹形。

运用摹绘,可以把事物说得生动形象,使人产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感觉。运用摹色描写景物,可把客观景物描写得色彩鲜明;摹形则可用简单的圆形表现复杂的事理;摹声则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突出人物性格。

鲁迅在《故乡》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很美的海边沙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色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深蓝”描摹天空的颜色,乡村幽远的夜空便仿佛就在我们头上;“金黄色”摹月之色,“圆”摹月之形,一轮明月如在眼前;“碧绿”摹绘“西瓜”之色;乡村特有的环境气氛,令人陶醉,三个摹色的词、一个摹形的字,把夏夜晴空下的海边沙地的乡村景色写活了!读者感觉身临其境,好像自己正在这画面中游历一样。

摹绘中可以摹声,如“哈哈大笑”、“哈哈直笑”、“噗哧一笑”、“哼哼冷笑”、“嘿嘿奸笑”等;也可以摹形,如阿黑在《一面》中描写鲁迅的胡子“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将胡子的形状描摹惟妙惟肖。

运用摹绘要注意两点:第一,摹绘有感情色彩的差别,要褒贬分明,让读者从文字中感觉得到;第二,在文艺作品中多用摹绘,而科学论文和应用文体一般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