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反常感受

这是感受客体作用于感受主体时,产生与感受客体截然相反、相互矛盾的感受效果的一种感受方式,如本来是一个欢乐的景象,感受主体却有悲哀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反映;反之亦然。因其感受结果与感受客体固有意义具有对立性,不符合常规,故名。

反常感受在写作中具有特殊作用。因其遵循相反相成的原则,故能取得对比鲜明,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的表达效果。杜甫的《春望》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都是刻画反常感受,而表达特殊情景中的特殊感情的。花朵开放本是赏心悦目的事情,鸟雀啼叫本来是悦耳动听的情景,但由于诗人目睹了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以后,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破败景象,因此才有了上述的反常感受,诗中写出了反常感受就更加重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取得胜利的消息,对诗人来说本来是值得喜悦的事情,但诗人却写了“涕泪满衣裳”的情态、这正是喜极而悲的必然反映,诗人运用相反相成的原则,以哀景写喜悦,更加强化了喜悦、欢乐的感情色彩。

反常感受的关键是掌握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并要着眼于矛盾的必然对立面,这才能形成颠倒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