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托物抒情

〔释义〕 亦称咏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物、托物言情、托物寄情、咏物寓情等。它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寄托思想感情、理想抱负的一种间接抒情方法。这种方法是状物和抒情的高度结合、有机统一,既状物,也在“物”中寓“情”,物因情显,情以物发,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分离。运用这种方法既能给人“物”的形象化认识,也能给人“情”的生动感染,从而产生情意深邃、韵味隽永的艺术效果。但是运用时,必须以拟人、比喻、象征等手法,将客观事物人格化,抓住“物”的特征,扣紧“物”与“情”的内在联系和相通之点,缘物生情,物托其情,不可咏物不见情,也不可抒情不见物,必须始终把握抒情是目的、咏物是手段的宗旨。

〔示例〕 郭沫若:《石榴》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晔,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样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镛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认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简析〕 郭沫若笔下的石榴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作者爱得深切,因此描绘就生动。作品中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展示了它的美好形象。同时,也就在传神的描绘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炽热感情。整篇作品虽然不足五百字,但情以物传,物因情显,物情并茂,相得益彰,成为一篇感人至深、韵味无穷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