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在散文写作中,用形象化的语言生动逼真地描绘人物或景物的形态状貌,展示一幅幅画面,从而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这种写作方法就是画面展示法。画面分类多种多样,从表现内容来看,有人物画面、景物画面和场面画面;在描绘手法上则有白描画面、工笔画面、速写画面和重彩画面;如果从取景手段看,有近景画面、远景画面、全景画面和特写画面;此外还有定点换景、定景换点、移步换形、移时换景和分类描写等画面。画面不仅能再现人物和景物的形态状貌,给人真实的感觉;还可以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体现一定的社会意义。但是描绘画面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为表情达意服务,要真实地再现生活和客观事物。
[示例] 峻青:《沧海日出》
……
然而,还有更美的呢:那就是日出。
人们告诉我,在北戴河那著名的二十四景当中,最美最壮丽的景致,要算是在东山鹰角亭上看日出了。
看日出须得早起。四点钟还不到,我就爬起身来,沿着海边的大路向着东山走去。这时候,天还很黑。夜间下了一场雨,现在还未晴透。但是云隙中却已经放射出晓星残月的光辉。我贪婪地呼吸着那雨后黎明的清新空气,一个人在空荡荡不见人迹的路上走着,还以为我是起身最早的一个呢。哪知爬上了山顶一看,有两个黑黝黝的人影,早已伫立在鹰角亭旁了。
嗬!还有比我更积极的人。
走到亭前仔细一看,却原来是一老一小,那老的年纪约在七旬开外,一头皓发满脸银髯,一看那风度,就猜得出是位学者。小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很美,也很窈窕,却有着北方人的健壮的体魄。那两人看到我后,都彬彬有礼地点了点头,又转回身去,继续倚着亭柱凝神观望东方的海空。我不愿干扰他们的清兴,颔首还礼之后,也倚在一根亭柱上面,默默地眺望起来。
这时候,残云已经散尽了,几颗寥寥的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粉红的颜色。这广阔无垠的天空和这广阔无垠的大海,完全被粉红色的霞光,溶合在一起了,分不清它们的界限,也看不见它们的轮廓。只感到一种柔和的明快的美。四周,静极了,只听见山下的海水轻轻地冲刷着山巉岩的哗哗声,微风吹着树叶的沙沙声。此外,什么声音都没有,连鸟儿的叫声也没有,仿佛,它们也被眼前这柔和美丽的霞光所陶醉了。
早霞渐渐变浓变深,粉红的颜色,渐渐变成为橘红,以后又变成为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起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溶为一体的苍茫远方,在那闪烁着一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轮红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阳,冉冉地升腾起来,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但是,这金边儿很快地在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这路,金晃晃红彤彤地,又直又长,看着它,就仿佛使人觉得:循着这条金晃晃红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进那太阳里去。
啊,美极了,壮观极了。
我再回头向西边望去,只见西面的山峰、树木、庙宇、楼房,也全都罩上了一片金晃晃的红光。还有那从渔村里飘起来的乳白色的炊烟和在山林中飘荡的薄纱似的晨雾,也都变成了金晃晃红彤彤的颜色,像一缕缕色彩鲜艳的缎子,在山林和楼房之间轻轻地飘拂着,飘拂着。于是,那山峰、树木、庙宇、楼房,就在这袅袅的炊烟和晨雾之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看着眼前这迷人的景色,我恍惚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时代,置身于渤海南岸的渔村海滩上。一时间,我竟然忘记了我眼前的这幅带有神奇色彩的幽美画面,究竟是北戴河中的海市呢,还是海市中的北戴河?究竟是实实在在的人间呢,还是那虚幻缥缈的仙境?
“啊,美极了,太美了!”我的身旁,有人在大声赞叹了。
我回头望去,原来是陪同那位老学者的年青姑娘。她双手抱在胸前,仰脸望着那从大海中升起的太阳,现出异常激动而又惊奇的神色。她那充满了青春活力的美丽的脸,在朝阳和霞光的映照下,红彤彤地,显得更加鲜艳,更加美丽,真像一朵盛开怒放的三月桃花。
……
[简析] 这是《沧海日出》的中间部分,也是描绘日出景象的关键部分。在这部分文字中,既有远景,也有近景,还有特写镜头;既有工笔细描,也有粗笔勾勒;既描写了日出的壮观景象,也刻画了人物的活动画面,这些又组合成一个大的流动画面,真实而又生动了展示了日出的动人情景。这样写既再现了大自然造化的美感;也表达了作者的喜悦、欢快心情;从全篇角度看,则象征了祖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大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