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对比式导语

〔释义〕 对比式导语就是在导语中把两个差别显著、甚至完全对立的事物牵连到一起,进行两两相对的比较,如,过去与现在,先进与落后,正与反,多与少,喜与忧等的对比,让读者、听众在鉴别品味中接受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及其蕴含的意义。这实际上是在导语中运用背景材料与新闻事实作对比的一种表现形式,以便引起读者的注意,使文意更加突出。

〔示例一〕 《威虎山区电灯明》(1983年4月5日《人民日报》)

记者彭毅报道:三十多年前靠松明子照亮的威虎山区,如今办起了小型水电站,点上了电灯。

……

〔简析〕 威虎山区是著名小说《林海雪原》中匪徒座山雕盘踞的地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杨子荣小分队歼灭这股匪徒的地方,这里发生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人民日报》记者彭毅采写的这则消息抓住了读者的心理,在导语中把30年前用松明子照明和如今办起小水电站,农民点上了电灯做了对比,说明了这个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增加了人们的阅读兴趣。

〔示例二〕 邱彩霄:《红叶已落坡生意仍“红火”》(1984年12月3日《北京日报》)

立冬以来,香山红叶纷纷落坡,香山饭店的生意仍是那么“红火”。在饭店“四季”厅内,一些住店宾客和游人在小憩、喝咖啡……人们都说:如今的香山饭店搞活啦!

〔简析〕 导语以“红叶落坡”来衬托香山饭店生意“红火”。一反一正,虚实结合。这种对比转折的手法能使导语的文意醒目,文句流畅,也利于下文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