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分析论证就是通过分析问题、剖析事理,以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从而阐明论点的正确性的一种方法,也叫“事理论证”。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为使论点得到全面、深刻的论证,就得从多方面看问题,横向和纵向,正面和反面,现实与历史,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分析,以求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
事理得到分析之后,还要进行综合。分析,能使议论铺展开来,使之细致、深入;综合,能使议论聚合起来,使之高度概括。先分后合,就可以充分显露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使文章的论点立于不败之地。
分析论证同事例论证,侧重点虽然不同,但分析常借助于事例,事例又必须进行分析,二者结合一起,就可相辅相成。
〔示例〕 周先慎:《简笔与繁笔》
从来的文章家都提倡简练,而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炼、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
〔简析〕 这是文章的开头段。作者对文章简笔与繁笔作了阐述。先分析“简”的两种情况,一是“言简意赅”,一是“言简意少”,前者好,后者不好。然后又分析“繁”的两种情况,“繁冗拖沓为作文病态”,但有时也可“以繁胜简”。这样的分析就是两点论,而不是一点论。
在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进行了综合,明确提出论点:“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显然,这个论点是辩证的,但是不是可以搞折衷呢?也不是。讲两点论,还要注意重点论,要根据当前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因此,在文章最后,作者指出现今文艺创作上普遍的毛病是“有一种长的趋向”,因而要“提倡简练为文”。
为使分析、综合能说服人,作者选择了《水浒传》中两个典型事例,生动地论证了论点。一是《武松打虎》里关于景阳岗上的山神庙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里关于雪的两处描写,来说明简笔用得好;二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关于郑屠死状的描写,来说明繁笔用得好。这样,一方面论点有事例来证明,议而不空;另方面事例经过分析又能很好地说明道理,说服力强。分析论证与事例论证结合起来,便能收到相辅相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