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婉曲

婉曲是文学语体的重要修辞手法之一、它从侧面把要说的东西用委婉、曲折的话表达出来;或故意不明说,而通过另外的事物烘托出来。它包括暗示和烘托两种类型。

利用婉曲,可以把文章写得更含蓄、委婉,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余地;还可以用来以正讽反,对反面事物进行讽刺嘲弄。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运用暗示,对当时国民党的统治进行了嘲讽:“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几笔,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懂得了什么?自然是和国民党的统治政策有关的,还有必要明说吗?这样利用婉曲,既避免了文字麻烦,又增强了感染力。

运用婉曲,要注意立场和态度,要爱憎分明,对人民的批评应是善意的,对敌人则要具有嘲讽性、战斗性;同时,婉曲不是油腔滑调,不是指桑骂槐,也不是含混不清、隐晦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