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双关

一个词、一个语句同时兼顾两种事物的需要,表达双重意义,一种是表面的、一种是隐藏的,而表达重点则在隐藏的意义上,这种方法就是双关。

双关的特点是触景生情,见机用词,见机用语,含而不露地巧收一箭双雕之效,既表达了原意又可在特定语境中造成一种委婉含蓄,令人回味无穷,得到“美辞”的享受。它分为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天安门诗抄》中有一首抨击“四人帮”的著名的诗: 黄浦江上有座桥, 江桥腐朽已动摇, 江桥摇,眼看就要垮掉, 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诗中“江桥摇”是语音双关,三个字分别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而“江桥腐朽已动摇”、“眼看就要垮掉”则是语义双关,预示了“四人帮”必将灭亡的可耻下场。这首诗巧用双关,在“四人帮”横行的年代,人民群众无法直言怒斥,运用双关不仅造成了一种可笑的意境,而且也达到了怒斥“四人帮”的目的。巧妙的联想,独特的笔法,使人回味无穷。

在幽默风趣的歇后语中,常常运用语音双关,“半天里吹喇叭——响(想)得高”,“旗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子(胆子)”等等,皆是趣味横生、妙不可言的大众化语言。

运用语音双关最大的好处是诙谐幽默,于诙谐之中又有深意,具有鞭策和教育作用;运用语义双关要注意双重意义的内在联系,联系越密切,效果越好,否则会给人以牵强附会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