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公文的特殊功用要求它的文字含意必须十分准确,不能模棱两可甚至发生歧义。因此,写作公文时必须注意用词准确,选用最恰当的词语。尤其是在规范性、指令性公文中,用词准确格外重要。
为了做到用词准确,选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选用含意明确的词语,使人一看就明自,而不能含混不清。比如《刑法》第46条关于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规定,原稿中是“如果真诚悔改”,定稿时改为“如果确有悔改”,就是因为“真诚”一词比较抽象,难以检验,不易掌握;“确有”一词则比较明确,既准确易懂,又便于检验。第二,要仔细辨析词义,注意词义的细微差别,从中选取最准确的词语。比如《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说:“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这里“改善”一词就用的很恰当,与它相近的“改革”、“改进”、“改良”等词,都不恰当。第三,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比如“热爱”是褒义,“溺爱”就是贬义。第四,要适应不同文体和不同内容的需要。比如有时需要选用一些具有民族色彩或地方色彩的词语,以增加新鲜感;有时需选用一些书面词语,以增加庄重感;有时需选用一些群众的口语,以增加生动感。总之,要做到用词准确,必须反复推敲,不断实践。
〔示例〕 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司令部:《颁发进军西藏各项政策的布告》(见《新华月报》1950年12月号)
我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和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深切关怀西藏人民长期遭受英美帝国主义及蒋介石反动政府的压迫,特令本军开入西藏,帮助西藏人民永远解脱此种压迫。我西藏全体僧侣、人民应即团结一致,给人民解放军以充分的援助,以便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实现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并与国内其他各民族建立像兄弟一样的友爱互助关系,共同建设新中国的新西藏。人民解放军入藏之后,保护西藏全体僧侣、人民的生命财产。保障西藏全体人民之宗教信仰自由,保护一切喇嘛庙寺。帮助西藏人民开展教育和农牧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对于西藏现行政治制度及军事制度,不予变更。西藏现有军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武装之一部分。各级僧侣、官员、头人等照常供职。一切有关西藏各项改革之事宜,完全根据西藏人民意志由西藏人民及西藏领导人员采取协商方式解决。过去亲帝国主义与国民党之官吏,如经事实证明,与帝国主义及国民党脱离关系,不进行破坏和反抗者,仍可一律继续任职,不究既往。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忠诚执行中央人民政府上述各项政策。尊重西藏人民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妄取民间一针一线,借用家具均经物主同意,如有损毁,决按市场价赔偿。雇用人、畜差役,均付相当代价。不拉夫,不捉牲畜。人民解放军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望我西藏农、牧、工、商全体人民一律安居乐业,切勿轻信谣言,自相惊扰。切切此布。
〔简析〕 这篇布告用词讲究十分准确,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使用的一些关键词语,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精心选择的。比如“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并与国内其他各民族建立像兄弟一样的友爱互助关系,共同建设新中国的新西藏”。上文中这些加着重号的词语,准确地说明了西藏将要实行的制度,西藏与祖国大家庭的关系和藏族人民与各族人民的关系。又如“人民解放军入藏之后,保护西藏全体僧侣、人民的生命财产。保障西藏全体人民之宗教信仰自由,保护一切喇嘛庙寺”。这里“保护”和“保障”两个词意思很相近,但“保护”较侧重于护卫,所以用于“保护”生命财产和喇嘛庙寺。而“保障”含有保证的意思,所以用于“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又如讲到西藏的旧官吏,“如经事实证明,与帝国主义及国民党脱离关系,不进行破坏和反抗者,仍可一律继续任职,不究既往”。这里使用了“脱离关系”一词,而不是要求缴械投诚,显然是充分考虑了西藏的特殊情况,而采取了与内地不同的政策。又如文中使用了“不予变更”、“照常供职”、“不妄取民间一针一线”、“均经物主同意”、“切勿轻信谣言,自相惊扰。切切此布”等书面词语,使文章显得格外庄重。总之,这篇文章在用词准确方面下了许多工夫,值得仔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