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观察事物外部逐层深入观察其内部,如同剥笋一般,层层剥露,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够认识事物从外到内,完整统一的面貌。但在观察过程中仍需分清主次,突出中心或重点。郭沫若的散文《银杏》中写道:
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
……
秋天到来,蝴蝶已经死了的时候,你的碧叶要翻成金黄,而且又会飞出满园的蝴蝶。
……
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枒的枝干挺撑在太空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
……
你的果实不是可以滋养人,你的木质不是坚实的器材,就是你的落叶不也是绝好的引火的燃料吗?
……
你是真应该称为中国的国树的呀,我是喜欢你,我特别的喜欢你。
但也并不是因为你是中国的特产,我才特别的喜欢,是因为你美,你真,你善。
……
作者从银杏株干、枝条、叶片的外部形态写到它的品质,从它秋来碧叶翻黄仿佛满园飞出蝴蝶写到冬至枝干挺撑太空不避风雪的形态变化,从它的果实、木质,乃至落叶的实际用途写出银杏本身固有的价值,从而,深刻揭示其内在的品格:美、真、善。
作者对银杏的观察由株干、枝条、叶片及其变化,到果实、木质、落叶的实际用途,再到美、真、善的品格。由外到内,层层深入,获得了对银杏的整体认识,达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而又突出了内在之美。
运用剥笋式观察法不能机械地将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割裂开来,刻意追求从外到内的观察顺序。有时可内外交错进行,有时可间隔进行,这里的关键在于对事物总体认识是从内到外、内外统一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