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采访就是直接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这个采访对象,可以是人、物、事或地点。由直接采访所获得的写作材料有很强的实证性,即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与间接采访所得材料相比,读者更容易接受直接采访所得资料。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在他的名著《震撼世界的十天》里,记录了大量俄国十月革命的真实材料。他是这样描写他走进临时政府会议室时所看到的情景:
……在这个桌子上,每一只空椅子的前面都摆着墨水瓶、纸张和钢笔。纸张上写满了各种行动计划的片断、文告和宣言的底稿。所有这些底稿,差不多全被涂抹了,仿佛执笔者自己逐渐认识到自己这些计划是完全没有希望了……在空白的地方画着一些毫无意义的几何图形的线条……。
可以看出,以上这些描写都是作者对现场进行直接采访而获得的,它不仅反映读者有目睹十月革命真实场面的感觉,而且也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这是任何其它不经过直接采访所得的材料都无法替代的。
进行直接采访之前,采访者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保证采访做到“有的放矢”,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并且保证自己能跟上被采访者的思路,当被采访者的话离题时,自己能及时地提醒被采访者回归原题。
当没有时间做采访前的思想准备时,就特别需要采访者有敏捷的思路、迅速的反应能力和良好的应变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靠平时多思勤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