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夸张式抒情

〔释义〕 作者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扩大或缩小人、景、物的某些特点、形态,使之变形或反常,借以表达感情和心态,这种抒情方法就是夸张式抒情。夸张式抒情是在“精言不能追其极”的情况下才使用的,一旦正确使用,就可取得“壮辞可以喻其真”的艺术效果,使感情的表达既痛快淋漓,又真实有力,还能突出鲜明。但必须是感情充沛、浓烈、激越,又“精言不能追其极”的时候才可使用,而且要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感情活动与夸张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其内在依据,这才能使抒情真实感人。

〔示例〕 (德)海塞:《农家》

当我重新见到阿尔卑斯山南麓这块福地时,我仿佛总觉得自己从流亡中回到了故乡,仿佛终于又站在我理应站的山的那一边。这里,太阳更亲切,群山更红,这里生长粟子、葡萄、杏仁、无花果,人们善良、友好、彬彬有礼,虽说他们都很贫穷。他们所建造的一切,看来是那么好,那么恰当而可爱,仿佛都是自然生成的。房屋、围墙、葡萄山的石级、道路、种植地和梯田,这一切既不新也不旧,这一切仿佛不是靠劳动建造的,不是用脑筋想出来的,不是巧夺天工的,而是像岩石、树木、苔藓一样自然形成的。葡萄山的围墙、房屋、屋顶,这一切都是由同样的褐色片麻岩石砌成的,这一切相辅相成,像弟兄手足一般。没有一样看来是陌生的、怀有敌意的和粗暴无情的,一切都显得亲切、欢畅和睦邻友好。

你愿坐在哪里就坐在哪里,围墙上,岩石上或者树桩上,草地上或者土地上,全都可以;不论你坐在哪里,你周围都是一幅画和一首诗,你周围的世界汇成优美而幸福的清音。

这里是贫穷农民居住的一个田庄。他们没有牛,只有猪、羊和鸡,他们种植葡萄、玉米、果树和蔬菜。这所房屋全部是石头砌成的,连地板和楼梯也是,两根石柱间一道凿成的石级通往场院。不论在哪里,植物和山头之间,都浮现出蓝色的湖光。

忧和虑仿佛已留在雪山那边了。处在受折磨的人和可憎的事情之间,人们的忧虑实在太多了!在那里,要找到生存的理由,是那么困难,又是那么至关重要。不然的话,人该怎么生活呢?面对真正的不幸,人们煞费苦心,郁郁寡欢。——在这里,不存在难办的问题,生存无需辩护,思索变成了游戏。人们感觉到: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不是万念皆灭;我想再增一对眼睛,一叶肺。我把双腿伸进草丛里,并希望它们变得更长一些。

我愿成为一个巨人,那样,我就可以把头枕在积雪旁一处高山牧场上的羊群中间,我的脚趾则伸进山下深深的湖中去戏水。我就可以这样躺着,永远不站起来,在我的手指间长出灌木丛,在我的头发里开出杜鹃花,我的双膝变成前山,我的躯体上将建起葡萄山、房屋和小教堂。我就这样躺上千万年,对着天空眨眨眼睛,对着湖水眨眨眼睛。我一打喷嚏,便是一阵雷雨。我呵上一口气,积雪溶化,瀑布舞蹈。我死了,整个世界也死了。随后我在宇宙中飘洋过海,去取来一个新的太阳。

这一夜我将睡在哪里?反正都一样!世界在做什么?创造出了新的神、新的法律、新的自由?反正都一样!但是,这儿山上还开着一朵樱草花,叶子上银珠点点,那儿山下的白杨树间,甜蜜的微风在歌唱,在我的眼睛和天空之间,有一只深金色的蜜蜂在嗡嗡乱飞——这可不是一回事。它哼着幸福的歌,它哼着永恒的歌。它的歌是我的世界史。

〔简析〕 这是一首对阿尔卑斯山农家宁静、恬淡生活的赞歌,作品开篇先写农家生活环境和农舍建筑的实景,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虽然如此,作者仍感“精言不能追其极”,因此又调动想象力,进行了大胆的夸张,把自己设想为一位巨人,“头枕在积雪旁一处高山牧场上的羊群中间”,“脚趾伸进山下深深的湖中去戏水”,“手指间长出灌木丛”,“头发里开出杜鹃花”,“双膝变成前山”,“躯体上将建起葡萄山、房屋和小教堂”,“一打喷嚏,便是一阵雷雨”,“呵上一口气,积雪溶化,瀑布舞蹈”,能在“宇宙中飘洋过海,去取来一个新的太阳”,如此等等,把热爱农家生活、赞美自然环境的情趣推到极致,但就是在夸张中显示了作者感情的真挚和真实,寄托了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和忘情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