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立意是构思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是立意的基本要求。立意新则写出的文章鲜活,有生命,有价值,能新人耳目,给人启迪。立意求新就是立意时能从平凡中见出本质,从一般中见出特殊,从陈旧中见出新鲜,从而提出新颖的观点、独到的见解,有言人之未言、写人之未写的思想认识。要立意求新,就要发挥创造性劳动,或深入事物内部,探本求源,发现其矛盾的特殊性;或善于纵横比较,找出其相异处;或选择新的角度;或多维思维,扩展立意。总之,要立意求新就必须经过一番“淘洗”功夫,做到“眼光所注之处,吐糟粕而吸菁华,略形貌而取神骨”。(清代许印芳《与李生论诗书跋》)立意最忌人云亦云,而是要立足于求异。但是“异”必须有根有据,一定要与事实和材料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人为的有意标新立异也不足取。
〔示例〕 (宋)周敦颐:《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遵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遵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简析〕 莲同松、梅、竹、牡丹一样是一个古老的题材,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此涉笔成趣,或状写风翻莲叶,婀娜多姿;或描绘鱼戏莲叶,男女风情;或刻画采莲情景,嬉游场面。此文作者却独辟蹊径,描摹了莲的风姿神韵,写出了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高洁品格,角度颇能翻新。其实,本文的新颖之处还不仅于此,其立意更为新颖。作者的深刻用心是以莲喻人,颂莲实际是在赞颂君子的不污俗、不媚世、心怀通达、卓然自立的美德,这就更脱出了一般写莲的窠臼。显然作者是进行了比较后才确立了这样新颖的立意。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比较的:一是同写莲的同类文章比较,从而选择了新的角度,对莲的品格有了新的认识,对此,在文中没有明确说明,但我们可以揣摩得出;二是同菊和牡丹相比,认为“菊,花之隐逸者也”,虽然高洁,但未免洁身自好,不像“莲”之“香远益清”,有为于世;“牡丹”虽然为世人所爱,但它浓艳华腴,为“花之富贵者也”,不具有“莲”的平凡、素朴品格。这种比较其着限点在于各自的内质,从而成为立意的基础。作者正是经过纵横比较,又渗透了自己的情思、感受而确立起本文的新颖立意,创造了形神兼备的“莲”的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