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放射型结构

〔释义〕 放射,由一点向四外射出。指作品以某一点或以人物、某一意念为中心,视线向周围的事物投射并对其进行描述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有如下两种具体情况:一是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视线由一个中心点向周围的景物投射并以之为序展开对景物的描写。二是作者以自己或文中某个人物作透视中心,让自己或文中人物的视线向所要描述的场面中的许多人投射,以此勾勒出特定环境下的人物群像和环境气氛。

这种结构运用得好,能反映出人们在生活中的特定场合和条件下的心理活动、意识活动的真实情状,给人一种别具一格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同时,会使人物形象、性格的刻画,主题思想的表达更深刻更强烈。这种结构形式也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过渡性文字,材料也有较大的选择自由,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但这种结构所表现的意识自由流动,应以作者清醒的意识控制和严谨的不随意的构思活动为前提。

放射型结构和轮辐式结构不完全相同,轮辐式也以一点为中心向四周放射,但必须是在一个平面上;放射型结构的放射是向上下四方,似乎更强调反映生活的全方位性和立体感。

〔示例〕 谌容:《人到中年》

小说没有剧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按某种时空顺序安排的曲折复杂的情节,只有主人公陆文婷在病床上的回忆、思考、幻觉甚至梦境。全篇即以陆文婷的意识流动为线索,人物心灵的“眼光”漫天开花式的向她经历过的和正在经历的各种有关事情上投射;于是,她几十年的学习、工作、生活、友谊、爱情、疾病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等经历颠颠倒倒、虚虚实实地从这种意识流动当中反映、折射了出来。

〔简析〕 小说运用了内在的放射型结构手法。由于直接反映人物意识活动,就表现出了一种暴露人物灵魂和内心隐秘的无遮蔽性,更加深刻鲜明地刻画了人物形象和性格,更强烈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别具一种动情力和感染力。主题的表现也更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