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板块结构

〔释义〕 是以地质构造理论中的板块结构为喻,表示作品中那以平面的块状组合为基本形式的一种小说结构方式。其中有的是不取连续叙述或展开情节的形式,而是把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事件用空行或加数字、标题的形式切成几块,各块不一定用过渡,也不一定用衔接,而是自成起讫,每“块”都有相对完整独立的一段事实,整个作品及其情节就这样一块块拼成;有的是不但把一个完整的故事切成若干块,而且各块内容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顺叙或倒叙,而是把故事的现在和过去,甚至将来穿插交替地加以表现和描绘,各块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更加明显,更鲜明地表现出块状组合的穿插灵活,打破时空顺序“自由”组接的特点。

板块式结构不同于集纳式,前者一般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内容,只是以板块的形式出现或重新排列组合;而集纳式则主要意味着是几个故事,几项内容的集结、拼合。

采用板块式结构,省略了各种可有可无的交代、介绍性文字和过渡性句段,文字显得简洁、精炼、紧凑;表达上又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打破了一般叙事性文体那种常用的链式结构的局限。使用板块式结构,要注意板块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个表现内容上的客观把握,不能让人感到过于凌乱,抓不着头绪或不得要领。

〔示例〕 蒋子丹:《昨天已经古老》

写一对情敌间由仇恨到和解的故事,赞扬了人们的善良和友谊。作品段首标号,段间空行,形成块状组合。1.写“我”在G大学出国人员进修班报到处楼梯上和情敌萧瑟相遇。2.写“我”回忆与“他”的爱情以及第一次在“他”的住处见到萧瑟的情景。3.写“我”与萧瑟住在同一宿舍以及“我”对萧瑟处处表现出敌意。4.写“我”在进修班的苦读以及对萧瑟天赋的妒忌。5.写“我”回忆失恋后心理的变态:拒绝一切求爱,决心独身终老。6.写“我”为在运动会选拔赛中胜过萧瑟而兴奋和萧瑟在接力赛中摔倒负伤情况下,坚持把棒传给“我”,并为“我”的成功而送来一个带着血的亲吻。7.写萧瑟住院,“我”值班守护,二人和解;“我”也改变主意,接受了一个过去求爱者的爱情。

〔简析〕 小说采用板块式结构,且结构安排与情节发展不一致,插叙、逆叙与顺叙交织,时空上出现前后跳跃,像影视中的蒙太奇连接。因此,也就打破了一般的叙事常规,突破了惯常的欣赏心理,给人以新鲜感,别具一种吸引力。另外,由于过渡衔接性文字和情节的省略,叙事文字简洁,节奏加快,也适应了当代读者的欣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