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心理,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心理表现法,即通过写人物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来表现人物的方法。有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是人的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写出人物的心理,才能揭示人物的灵魂,最深刻地反映出人物个性,人物的一切言行才有依据,作品的感染力才能强化。小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心理描写对于性格的刻画有着重要的意义,向为写作者所高度重视。
心理表现法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直接的心理描写,指不潜助其他手段,径直表现人物心理。其中又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由作者作客观描述或剖析,一种是人物自己的内心独白或感情流露。间接的心理描写,指借助其他手段,通过其他媒介或中间环节来表现人物心理。其中又包括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动来表现和通过环境描写来表现诸种形式。有人根据表现的心理内容,把心理描写分成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幻觉梦境三类。
文学艺术的“向内转”,即注意揭示人的内心生活,感情体验甚至人物的深层心理活动,是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但心理的表现毕竟要受人物个性、客观环境的制约和心理活动规律的制约,要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展开情节服务,不能为写心理而写心理。同时,心理的表现一定要与外貌、语言、行为的描写相结合,通过直接间接的多种方式展开,作到生动具体,切忌从抽象的人物品质出发作公式化、概念化的交代。
〔示例〕 梁斌:《红旗谱》
书中在写严运涛参加革命,母亲盼到来信时,有这样一段描写:
每天早晨,天不明就起了炕,早早把门打开。她想:“也许,把门一开,运涛会走进来。”一直早起了多少个早晨,早开了多少次门,十次,八次,一百次,也没遇上这么一回。今儿,运涛来信了,母亲的心里说不出是甜是苦。……
〔简析〕 这段文字,非常真实而深切地表现了运涛母亲思念儿子的心理和感情。其中有内心独白:“也许,把门一开,运涛会走进来。”有客观表述:“今儿,运涛来信了,母亲的心里说不出是甜是苦。”有行动的折射:“每天早晨,天不明就起了炕,早早把门打开。”“一直早起了多少个早晨,早开了多少次门”等等,把一个母亲思念亲子之苦,和盼到来信后的悲喜交加的复杂心理和感情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