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作为一种写作技法,它是对人物、景物、环境进行多角度的集中描绘,多方面的比喻形容,从而使表现对象形象丰满、情态逼真、印象深刻的一种方法。渲染可以从正面直接对表现对象多方描绘,着意形容,反复铺排;也可以从侧面对表现对象在特定时空中的反应、效果进行描绘、刻画,反复进行烘托、映衬;还可以采用欲擒故纵、层层铺垫、引而不发等方法,为表现对象创造某种气氛。不管从哪一方面渲染,运用得好,都能增强感情色彩,加强表现对象的形象,深化文章思想。但是一定要有的放矢、目的明确、分寸得当、恰如其分,不可游离表达中心而故弄玄虚、卖弄文彩、随意涂抹、哗众取宠。
〔示例〕 (明)刘基:《松风阁记》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来尽阅其妙也。至是,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
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褷蜿蜒,轇轕徘徊,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埙篪,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鸣切工,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
予以问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予曰:“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
留阁上又三日,乃归。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记。
〔简析〕 这是一篇游记,描绘了在金鸡峰松风阁的所见所闻。作者集中笔墨刻画了峰顶的松树,对其形状和声响竭尽渲染,写形连用六个比喻,写声也是六个形容,使形与声情态毕现,形象真切,如历如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