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场面描写法

〔释义〕 以画面再现生活的影视艺术十分注重场面描写,从广义上讲,甚至可以说每个画面、镜头都是一个场面,但这里所讲的场面描写主要指宏大的群众场面。在影片中,特别是用宽银幕表现重大历史题材、战争题材的影片,场面描写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审美价值。一般而言,群众场面规模大、人物多,动作复杂,难以驾驭,写不好容易造成杂乱无章、空洞无物、徒有气势、并不动人的后果。因此,在描写大场面时,应牢牢掌握两点:第一,分清层次、段落,依次展开,逐渐推进;第二,在每一段中,除表现鸟瞰式的全景外,要着重选择细节加以刻画、点染,形成点面结合,既有整体感,又在细微处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示例〕 叶元:《林则徐》

虎门焚烟一场:

雄伟的场面,人群骚动,你拥我挤,纷纷探头观看庆祝焚烟胜利的舞蹈。忽然有人高喊:“林大人驾到!”人人相传,顿时间,远近山峦、坡上、海滩,人声鼎沸,都朝着山凹处一座礼台奔去。台上,张灯结彩。山前山后,扎满绿营兵哨。在万人欢呼声中,林则徐等人缓步登上礼台。然后,开始焚烧鸦片烟,礼台前后,斜坡、海滩的群众振臂欢呼,欣喜若狂。影片接着描写一系列群众活动的细节:

阿宽嫂摘下“肥女”假面具,满头大汗地在欢笑;

邝东山高举小外孙,高兴得如痴如醉;

老奶奶笑得合不上嘴;

农民激动地狂击大钹;

老爷爷两眼笑成一条缝;

农民的唢呐尽情地吹;

洋商们站在山岗上观礼,也禁不住点头称赞,对林则徐暗暗折服。

接着,又插入烟池里烟浆滚沸,冒着泡花;池上漫起阵阵青烟,结成云朵,驾风而去等空镜头。

最后,又回到群众场面,漫山遍野群情激动,欢呼声震撼山岳。

〔简析〕 这段群众场面描写先以人群拥挤、争看欢庆舞蹈开始,把场面的宏大规模和喜庆气氛渲染出来了。这是第一层次。“林则徐驾到”一声高喊,从各个角度表现了群众对他焚烟壮举的拥戴,山呼海应,人声鼎沸,这是第二层次,较前情绪高涨。林则徐登上礼台,情绪一缓,焚烟开始,沉寂无声。这是第三层次,为后面的高潮出现蓄势。而后欢声雷动,犹如排山倒海,掀起巨大的高潮。为充分渲泄这一高潮中的情绪,一连用了七个细节描写镜头,与整体场面相呼应,将欢庆情绪进一步具体深化,这是第四个层次。最后,用焚烟池两个空镜头过渡,再回到鸟瞰的欢庆全景,把这一群众场面推向至高点。

显而易见,剧作者在剧本创作中有层次,有节奏,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声画相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