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套层式结构也称“戏中戏”结构,就是在故事中套故事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通常有两套故事,一套为主,一套为辅,或两套并驾齐驱,不分主次。通过两者或映衬、或对比的关系,使剧作内含的思想意义深化、升华,揭示出生活的某种哲理。同时,戏中有戏耐人寻味,饶有情趣,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呈现出手法新颖的独特风格。
〔示例〕 (英)卡劳·列治:《法国中尉的女人》
第一套故事,一个现代的电影摄制组在拍摄一部古老的爱情故事时,组内一对扮演男女主角的演员由于共同参加这部影片的摄制而相识了;在互相配戏表演中,他俩切磋演技,创造各自的人物形象,逐渐彼此了解,沟通,在演戏中交流感情相爱了;而后因两人对戏中人物的不同理解又发生了一系列感情纠葛。这部影片拍完了,两个演员自身的爱情故事也终结了。
第二套故事,是摄制组要拍摄的一部影片故事。这是十九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个奇特的爱情故事。年轻的英国地质学家查尔斯来到多基海滨,这里有他未婚妻的一座别墅。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查尔斯认识了披人称作“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农村少女莎拉。原来她是被一个法国中尉抛弃了的。她为谋生计,不得不在一个尖酸刻薄的老太婆家里当秘书。由于她有“不名誉”的过去,所以常常遭人白眼。自从查尔斯与莎拉邂逅以来,他们时常在山间相会,莎拉向查尔斯诉说自己被遗弃的经过。老太婆得知他们相会之事后,大加诽谤。莎拉听从查尔斯的劝告,离开了多基。查尔斯想帮助她在伦敦安排居住,莎拉拒绝了。她独自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城里。查尔斯到小城与莎拉相会,才发现她原来是处女。在内疚的心情下,查尔斯决定抛弃一切,与莎拉终身相伴。但当查尔斯回多基与未婚妻解除婚约时,莎拉却悄悄离开了小城。查尔斯茶饭不思,四处寻找莎拉。三年后,他终于在一个偏僻的小岛上找到了莎拉。这一对情人终于欢聚了。
〔简析〕 本来,第二套故事作为整个影片的主体,情节曲折生动,结构完整统一,反映了十九世纪英国人对待爱情婚姻的道德观念,完全可以拍成一部好影片。然而,编导者却不满足于此,而是将它与第一套故事套结在一起,层层推进,在两套故事的对比中,表现了现代人(两个演员)与古代人(查尔斯和莎拉)之间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一思想意蕴就大大超越了单一的古代爱情故事的局限,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运用套层式结构应根据剧作题材、内容和立意的需要,自然合理地安排,不可刻意追求,故作标新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