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节奏是一部影片在结构布局、情节安排,以至一场戏的收纵起伏、开合变化、动静交错的气势和格局。这种有规律的错综变化在观众的心理、情绪上形成一种和谐的、流动的美感。影视的节奏主要是通过画面组合实现的。它是影视片内在情感起伏波动的反映。掌握好节奏,整部作品疾缓、张弛、疏密适度得体,增强美感,
〔示例〕 (苏)普多夫金:《成吉思汗的后代》
(成吉思汗的“后代”巴依尔碰见了英国商人史密斯,两人厮打起来)
史密斯双手掐住巴依尔的咽喉。
巴依尔右手拔出一把刀,刺过去。
掌柜猛然伸出一只带血的手,字幕:“白人的血流出来了!”
爆炸。
一只带血的手。
一个鼓。(从五个不同角度拍摄)
史密斯喊叫。
一个鼓。
史密斯又在疯狂喊叫。
一面旗帜。
一只带血的手。
一个鼓。
一个中士在发命令。
士兵的脚在移动。
从枪架上拿出一支又一支的步枪。
士兵的脚在跑着。
一个鼓。
士兵的脚在跑着。
许多蒙古人骑马奔驰。
〔简析〕 在这组镜头里,打、喊、跑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这场动乱,然而,“一只带血的手”,“一个鼓”,“一面旗帜”三个静态画面反复穿插在“动”的镜头中间,表面上看是突如其来的休止,显得很不协调,似乎破坏了动态的流畅。但这种“静”的穿插却是对“动”的冲击,不断变化的快速节奏,更加强了这场戏的动乱感。以“静”衬“动”,动感更强烈。
善于运用节奏变化,造成波澜起伏的艺术效果,会大大增强影片对观众的视听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