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画面夸张法

〔释义〕 影视编导者为了强调和突出某一形象的某一特征,借助艺术想象从它的性质、状态、数量或程度等方面进行夸大铺张,以便更鲜明地揭示事物或人物的本质特征,给人以更加深刻的视觉印象。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夸张时说:“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可见,夸张是极言无限,大大超出了生活的真实。然而,又必须令人感到真实可信,自然合理。这对以视觉形象为主的电影艺术来说,无疑是难以解决的矛盾。但运用得巧妙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示例〕 (美)卓别林:《大独裁者》

影片中兴格尔(指希特勒)和拿帕隆尼(指墨索里尼)一同在理发店里准备刮胡子的一场戏:

他俩并排坐在理发椅上。

兴格尔摇动椅子的摇轮,使座位比拿帕隆尼高些。拿帕隆尼发现这个奥妙,把椅子摇得比兴格尔还高。

以后两人各不示弱,争相比高,一边谈话,一边摇。

……

两人把椅子摇得几乎碰到天棚。兴格尔把椅子摇过了头,一下子摔了下来。

〔简析〕 这两个独裁者争强好胜,各不相让,表面看来,坐的椅子谁比谁高,本是生活小事,但在这两个法西斯头子身上却赋予深刻的讽喻内容,表现了他们高居众人之上的顽强意志和称霸世界的野心。然而,他们却逃脱不了“摔下来”的下场。

夸张手法在这场戏里运用得自然合理,摇理发椅子妄图升高自己的地位,极力夸大生活的原貌,达到了脱离生活真实的程度,但却突出强化了两个人物的本质特征,观众在深刻认识其中含义的情形下,接受了这种夸张,从而产生了巨大的讽刺和嘲笑的喜剧效果。

夸张手法不宜滥用,应从形象本身的逻辑出发,严格把握。否则,将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