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的暗喻法是直接把抽象的概念用视觉的形象画面生动地表现出来。它常常通过暗示,唤起观众的联想,使观众暂时停顿对剧情的关注,而将视觉感受力集中到其中的情绪色彩里,这比文学作品中的暗喻手法具有更加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前苏联电影理论家多宾说:“隐暗(即暗喻)是磁力的中心,形象的集中点。影片的思想——情绪的高潮正是落在隐喻形象上。”(《电影艺术诗学》)
运用暗喻法必须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发掘,寻找被暗喻的情感与画面形象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其得到深化和升华。选择暗喻画面应新颖、自然,避免牵强生硬。
〔示例〕 (苏)阿·卡普列尔:《不平凡的夏天》
奇毕契被匪徒暗害后的几个镜头:
近——全景。他躺在地上,渐渐醒来,抓起白桦树爬起来。
中景。他抓起白桦树挣扎起来。
近景。他叫了一声:“妈妈!”不支倒下。
中景。他拉白桦树倒下。白桦树弯曲画面,然后弹了回来,摇晃着、摇晃着……渐渐静止下来,鲜嫩的树叶闪闪发光。……
〔简析〕 编导者运用白桦树的形象暗喻奇毕契。白桦树在俄罗斯表示纯洁、新生,画面上白桦树“鲜嫩的树叶闪闪发光”正暗喻革命者的心胸纯洁高尚,奇毕契虽然死了,但他的革命精神和意志,以及日益增强的革命力量却如同白桦嫩叶一般欣欣向荣,充满生机。
暗喻常常发挥着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艺术作用,尤其是作喻的“乙”画面形象以其新颖的形式出现,会使观众产生十分惬意的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