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电影、电视是用具有视觉造型性的画面语言来表现人物、叙述故事的。苏联电影艺术大师普多夫金说:“编剧必须经常记住这一事实,即他们所写的每一句话将来都要以某种视觉的、造型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因此,他所写的字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这些描写必须能在外型上表现出来,成为造型的形象。”(《论电影的编剧和导演》)所以,写电影、电视剧本,首先要考虑视觉造型性,也就是说,影视剧作者所写的一切都必须是看得见的,是能够在银幕或荧屏上表现出来的。因此,对于影视剧作者来说,捕捉视觉造型,运用画面语言进行构思,是影视艺术的特殊规律,对此,普多夫金说过:“小说家用文字描写来表述他的作品的基点,戏剧家所用的则是一些尚未加工的对话,而电影编剧在进行这一工作时,则要运用造型的(能从外形来表现的)形象思维。他必须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必须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使他所想到的任何东西,都能像表现在银幕上的一系列形象那样地浮现在他的脑海。”(《论电影编剧和导演》)因此,可以这样说,影视文学剧本实际上是作者脑海中视觉画面的文字记录。
〔示例〕 (苏)姆·斯米尔诺娃:《乡村女教师》
其中的一组镜头:
风雪之夜。
瓦尔娃拉在屋里批改学生的作业。
一个本子上写着:“今晚他们要杀你,还要烧学校。”
瓦尔娃拉的脸由疑惑到惊恐。
桌上她的丈夫、红军政委马尔荻诺夫的相片,马尔荻诺夫的脸坚毅而刚强。
瓦尔娃拉的脸由惊恐到坚定。
瓦尔娃拉披上大围巾,推开门,顶着风雪出去了。
〔简析〕 这几个镜头对环境的描写、事件的交代、人物的动作和心理变化都是十分具体的、外现的视觉形象。特别是瓦尔娃拉的内心活动经历了一个过程——开始发现学生练习本上的字句时有些意外,不明白其中含意,自然产生疑惑,进而思索,看懂了这句话的意思,感到了处境危险,不由得惊恐起来。但抬眼看着丈夫的照片,红军政委的坚毅形象鼓舞了她。她又从惊恐中镇定下来,有了勇气、有了力量,于是勇敢地顶着风雪出去了,去迎接战斗。瓦尔娃拉由疑惑——惊异——恐惧——坚定的内心变化,没有一句对话,也没有一句解说,完全是通过视觉造型形象准确而有层次地揭示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