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认识一个事物的整体形象,而从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它进行全方位思考的方法,称之为多向思维。多向思维对于深刻了解事物内部的构成,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的思维系统如同一个光源,只有进行多方面的辐射,光照的范围才能广阔。如果仅有一个方向,那么只能有一条光线。在写作中,多向思维主要运用于描绘和论证。我们知道,描绘事物的目的在于让事物能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要想让事物富有形象化和立体感,主要靠的是高超的描绘技巧和方法。描绘是一种艺术,它是客体作用于主体,又被主体用文学性的语言反映出它的形体特征、内部状态、运动方式等方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融合了人的主观因素。从大量的写作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采取远与近、俯与仰、正面与反面等结合的多向思维,在描写中才能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效果。多向思维能使描物状景变得更加生动、富有层次,更加接近生活的原貌。
多向思维运用于论证之中,会产生清晰而雄辩的逻辑力量。并使思维过程更加完整、严密。如恩格斯在《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一文中,有一段对小资产阶级的议论:
这个阶级(指小资产阶级)在它还没有觉察出任何危险的时候,总是吹牛,爱讲漂亮话,有时甚至在口头上坚持最极端的立场;可是一旦面临小小的危险,它便胆小如鼠、谨小慎微、躲躲闪闪;一旦其他的阶段郑重其事地响应和参加由它所发起的运动,它就显得惊恐万状、顾虑重重、摇摆不定;一旦事情发展到手执武器进行斗争的地步,它为了保存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生存条件,就预备出卖整个运动,最后,由于它的不坚决,一旦反动派取得胜利,它总是特别受欺骗和受凌辱。
这里从正面、反面;过去、现在;现象、本质以及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等多种角度加以思考和反映,避免了片面性。
从论证的根本目的出发,可将论证分为“证实”和“证伪”。“证实”是运用得比较多的方法,又可分为间接论证、直接论证、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但不论哪种方法,最终都要达到确立一种正确的观点,或驳斥谬误给人以启迪的目的。而要达到此种目的,必须经过多角度、多方面的纵深层次的分析,这样才能去伪存真,使隐形的转为可见的实体,可使抽象转为形象,从而以理服人。“证伪”则从多方面论证其虚伪或谬误。多向思维的优点在于能使思维趋于完善,完整地勾画出事物的方方面面。由于多角度的论证和描述,减少了偏颇的产生。当然,在运用多向思维时,我们应注意:多向思维不是句与句的简单模仿,而是对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进行多角度的探索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