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想象是按照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特征而进行想象的一种方法。即抓住事物的本质内涵或外部特征进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世界万物都各具其特征,不同的事物之间、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都各有不同特征。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特征不仅是表面的东西,而是能反映事物内在的必然性,要抓住它必须要开动脑筋,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多观察,从事物的整体和各个方面去研究探求。作为想象,其实质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再塑印象,而抓特征想象是要将事物的特征从事物中过滤出来,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舍表就里后,再塑一个完整的形象,实际上是进行了艺术的加工。
刘心武在《班主任》中对张老师的描绘:
张老师实在太平凡了。……他的衣裤都明显地旧了,但非常整洁,每一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连制服外套的风纪扣,也一丝不苟地扣着。……眼睛不算大,但能闪闪放光地看人,撒谎的学生最怕他这目光;……从这对厚嘴唇里进出的话语,总是那么热情、生动、流利,像一架永不生锈的播种机。……
作者通过运用特征想象对张老师的衣着、眼睛、嘴唇等特征的描写,塑造出一个严肃认真、忠于职守的班主任形象。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也是抓住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内部特征,表现出莲的高洁雅素的名士品格。
应用特征想象时,应注意追求事物神韵的相似性,而不要刻意注重形态的同一性。有时想象物和原形物的内部和外部特征是一致的;有时,二者并不一致,甚至毫不相干,这就需要挖掘事物内部隐秘的差异之处,抓住它而引发想象。差异往往是特征所在,想象即是延伸或强化差异;通过想象,其特征也就鲜明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