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人物下场法

〔释义〕 人物下场和人物上场同样重要,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极好机会。每个人物的下场都必须是人物行动、冲突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剧作者随意打发他下台。人物的下场决不是行动的停顿、性格发展的终止,而是继续和深化。因此,剧作者应该根据人物行动、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设计具体、鲜明的下场动作,进一步揭示性格发展的趋势,完成人物的塑造。莱辛说:“人物只说为什么要下场也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在事后亲眼看到为了那个缘故才下场的。不然的话,作者放在人物嘴里的只是借口,不是理由。”(《汉堡剧评》)

〔示例〕 (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

剧中娜拉的最后一次下场:娜拉万万没想到在关键时刻,丈夫会背叛她。她满以为海尔茂在看了柯洛克斯泰的信后,会挺身而出维护自己的妻子,把责任承担下来;想不到他却大发雷霆,破口大骂,她一直盼望的奇迹并没有出现。现在她决定离开家庭,回到故乡去过独立生活。

海尔茂千方百计地劝阻娜拉,仍然无济于事。她把结婚戒指脱下来还给海尔茂,并要回了自己的戒指。海尔茂问娜拉为什么不爱他的原因,娜拉说:“就因为今天晚上奇迹没出现,我才知道你不是我理想中的那等人。”她站起来要走。海尔茂再三挽留,要她明天再走。娜拉说“我不能在生人家过夜”。海尔茂说以后寄给她一些东西和钱。娜拉说她“不接受生人的帮助”。海尔茂说“难道我永远只是个生人?”娜拉说“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海尔茂又问“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娜拉说“咱们在一块过日子真正像夫妻”。然后,她说声“再见”,从门厅走出去,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

〔简析〕 剧作家充分利用娜拉下场之前的时机,展示了人物心理、性格的深刻变化。娜拉认清了丈夫自私、卑鄙的可憎面目,认清了法律和道德完全是维护男人的实质,意识到自己“玩偶”的命运与处境,于是,她与丈夫海尔茂的性格矛盾必然发展为感情决裂。剧作家具体、细致的描写,使娜拉的出走合乎性格逻辑,而“出走”的行动又鲜明有力地表现了她有识、有胆、勇敢倔强的性格,深刻地揭示了她争取妇女自由解放的决心和意志。这样处理人物的下场,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加强了主题思想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