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大落墨法

〔释义〕 “大落墨者,浓墨重彩也”,这原是作画技法。古代画论中称为泼墨法,即是在一幅画的重点处浓墨泼洒,别开境界,创造奇景。这种方法移用到戏剧人物描写中,则是抓住人物某一突出的性格特征,凝聚全部精神,大写特写,将人物的精神、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运用“大落墨”技法,必须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深入开掘,并且赋于形象化的动作和语言,使其神形毕现。

〔示例〕 (元)郑廷玉:《看钱奴》

剧中竭尽笔墨刻画贾仁的悭吝性格:

贾仁重病在身,听说养子长寿要到泰安去烧香,需要花钱。他把养子叫到跟前,教训他懂得节俭,爱惜钱财,不可妄花一文钱。他说:“我的儿,你不知道,我这病就是打一口气上得的。那天我想吃烧鸭,走到鸭店,见刚烧出的鸭子,油汪汪的。我假装要买那只鸭子,狠狠地抓了它一把,五个指头全沾满了油。我来家盛饭吃,吃一碗咂了一个指头。我吃了四碗饭,咂了四个指头。还有一个指头没舍得咂,忽然瞌睡了。我歪在板凳上打了个盹儿,不想被一条该死的狗把这个指头舔了,这可把我气坏了,一气之下就得了这病。”接着,他又说自己是快死的人了,破个例,享受一次,想吃豆腐,却要买一文钱的豆腐。儿子、兴儿与他争执半天,他才答应买十文钱豆腐,可兴儿到豆腐店,只剩下五文钱豆腐,店主又无零钱找,另外五文钱暂存在店中。贾仁十分着急,深怕店主搬家,讨不回那五文钱。

贾仁觉得该趁着自己没死,赶紧告诉儿子爱财的秘诀。他问儿子:“我死之后你打算怎么殡葬我?”儿子说:“买一具上好的杉木棺材。”贾仁说:“杉木棺材太贵。我反正是死人了,晓得什么杉木柳木?用那个破马槽就行了。”儿子说马槽太短装不下。贾仁说把我拦腰砍成两段不就装下了。而且叮嘱儿子:我的骨头硬,要借别人家的斧子砍,不要用自家斧头,砍卷了刃又得花钱修斧。儿子长寿说:“我去泰安上庙给你烧香还愿,你的病会好的。给我些钱吧。”贾仁先是不让去,后又只给一贯钱,长寿嫌少,他咬咬牙才给了两贯钱。还千叮咛万嘱咐儿子:“最要紧的是我死了之后不要忘了讨还那五文钱的豆腐。”

〔简析〕 剧作家抓住贾仁的性格特征,准确把握他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逻辑。通过买鸭抓汕、狗舔指头、追讨豆腐钱、马槽发送、借斧断尸等一连串的喜剧性场面,反复刻画,层层深入,剖露了一个被金钱腐蚀透了的血淋淋的灵魂!通观全剧,剧情发展到这里,不过是讲述养子长寿向爸爸贾仁要钱去泰安逛庙会的事情,本来可以轻轻带过的,但剧作家却抓住这个关节不惜浓墨重彩,大笔挥洒,把个吝啬鬼的性格入木三分地活现在舞台上,造成形象上的喜剧性夸张,令人不禁捧腹大笑不止。这里虽是借贾仁教训儿子之机,却无半点抽象说教,而是用了极具体的形象,极生动有趣的动作和语言,使观众愈回味愈觉可笑,愈感到其中富有无比辛辣的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