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戏剧选材法

〔释义〕 戏剧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任何生活材料都适合于戏剧,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纷繁浩瀚的历史资料,要善于选择符合戏剧规律的题材,这是剧本创作的重要技法。

在戏剧创作中,首先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刻,而又是群众最关心,最有社会意义的题材,然后还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戏剧的特点。戏剧的题材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三个要素。三者之中,人物是主体,是中心;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环境则是人物生活和行动的依据。因此,如何选材要从以下四点出发:

第一,要抓住人物,抓住主体。要选择那些在激烈的行动中显现出鲜明性格的人物。这里强调的是每个剧中人物必须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身的性格。戏剧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必须通过外在行动透露出来,而不像小说中的人物那样,可以借助作者的语言进行心理剖析。

第二,选取那些足以引起性格之间撞击的人物和事件,构成戏剧冲突。不同思想性格的人物,各自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愿望顽强地行动着,势必会发生冲突。黑格尔说:“因为冲突一般需要解决,作为对立面斗争的结果,所以充满冲突的情境特别适宜于作剧艺的对象。”(《美学》)

第三,要选择那些人物行动有发展,性格冲突有曲折的人和事,构成一个完整、生动的故事。生活中太简单、太平直,或者有头无尾的事件,都难以成为戏剧题材。

第四,根据以上三点所选择的人物、冲突、事件,都必须适合舞台表演。太多的人物,漫长的行动过程,过于隐晦曲折的心理活动,变换频繁的场景,都无法在舞台上演出。

选择题材,对于编写剧本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选材不当,常常会徒劳无益。所以,在生活中善于选择和挖掘富有戏剧性的因素,是学习写戏的基本技能。

〔示例〕 (元)关汊卿:《窦娥冤》

这是一个具有社会性的悲剧故事。窦娥是一个穷秀才的女儿,七岁时父亲因欠下高利贷无法偿还,不得不将她送给蔡家作童养媳。不久丈夫死了,她年轻轻的就守了寡。她殷勤持家,孝敬婆婆。婆媳俩相依为命,靠祖传遗产,放债度日。一天,蔡婆婆到赛卢医家去讨债。赛卢医还不出钱,便将蔡婆骗到郊外想用绳子勒死。正在蔡婆危难之时,恶棍张驴儿父子从此路过,救了蔡婆的性命。但是,张家父子又进住蔡婆家,威逼婆媳二人分别嫁给他们。真是一难刚解,又一大难临头。窦娥贞洁自守,刚强不屈,坚决不从。张驴儿心生毒计,在羊肚汤里放下毒药,想害死蔡婆婆,嫁祸窦娥,然后借此霸占她和她家的财产。不料这羊肚汤却毒死了他自己的父亲。于是张驴儿反咬一口,诬告窦娥下毒害人,拉她告官。楚州太守桃机本是个昏庸的贪官,受了张驴儿的贿赂,判了窦娥斩刑。窦娥含冤赴刑,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鲜血飞溅白绢;暑天降雪三尺;楚州大旱三年。窦娥死后三桩誓愿果然应验。后来,窦娥的父亲做了肃政廉访使,女儿托梦要他申冤报仇。于是他查清案情,惩治恶人,昭雪冤案。

〔简析〕 这是一出情节曲折生动、戏剧性极强的社会悲剧,完全符合戏剧的选材要求。首先,窦娥这一人物善良而勇敢,具有顽强的反抗精神,而张驴儿的无赖卑劣,桃杌的昏庸贪婪,恰与窦娥形成鲜明的对照,人物性格非常突出。其次,窦娥与张驴儿,窦娥与桃杌,窦娥与婆婆,婆婆与赛卢医,婆婆与张驴儿等多重性格冲突交织在一起,每个人物行动丰富而有发展,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再次,故事有头有尾,合情合理,自然连贯,十分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