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工笔描绘

〔释义〕 工笔描绘是报告文学描写手法之一。工笔是绘画术语,为中国传统画技法之一,是运用工整细密的笔触,把描摹对象纤微毕现地再现出来,画面线条严谨,一丝不苟。报告文学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有时采用与这种工笔类似的细描手法,对人物进行细腻的描绘,故称工笔描绘。

恰当地运用工笔描绘,能使所写人物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并对逼真的人物形象留下深刻印象。

〔示例〕 理由:《痴情》中的几段描写

……

姑娘吸引了旅客们的目光。她长得真漂亮,那样年轻,那样素朴,而又光艳动人。她身上一件剪裁得体的小棉袄,罩一件浅灰色蓝格子外衣,身材修长,脸色白晢,留着一头蓬松的短发,气度优雅、娴静,双眼回盼流波,像是俏丽的江南女子;嘴角挂着一丝倔强的波纹,又带有北国女儿特有的神韵……

火车开动了,驶出北京,向南开去。……

从车厢的一角传来喧笑声和议论声,……姑娘受好奇心的驱使走了过去,只见人们围着一个年轻男子,那人手里拿着炭笔和速写本,在给火车上的一位穿铁路制服的机修工人画像。

一支普通的画笔在那个人的手里,成了一支奇妙的魔术棒,三两笔就把那位机修工人的神情和特点勾勒出来,像极了。

……

“还真有点儿本事。”姑娘在心里称赞着。她的目光从画稿上移开,向小伙子投去一瞥,只觉眼前一团乌黑:乌黑的棉袄,乌黑的棉裤,乌黑的鞋子,和一团乌黑的、蓬乱的头发,组成了沉重的色块,像一块铅似地堵在姑娘面前。其中却有一点儿例外,那是小伙子的棉袄钮扣没扣好,一件紫红色内衣的领子伸了出来,歪歪扭扭的,很扎眼。

这位姑娘素喜淡雅,最讨厌黑色;何况,又掺和着过分的鲜艳。两种极端的色调同时出现在小伙子的身上,使姑娘蓦然产生反感:“哼,一个蹩脚的画家。连自己衣服的颜色都不会搭配,还学什么画画儿!瞧他那毛头毛脑的样子,大概是个中专生吧,偏要留着两撇小胡子,装成大人样儿——可笑!”

姑娘矜持地走开了。

……

〔简析〕 作者采用工笔描绘的手法,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的出场。作者首先把这位生在山东,长在苏州的姑娘——少女时代的张兰英推到读者面前,那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人物总体的概貌:漂亮、年轻、素朴、光艳动人。接着描写了人物的服饰:“剪裁得体的小棉袄,罩一件浅灰色蓝格子外衣。”又描写了人物的形体:“身材修长,脸色白哲,留着一头蓬松的短发。”最后描写了人物的神态风度特征:“气度优雅,娴静,双眼顾盼流波,像是俏丽的江南女子;嘴角挂着一丝倔强的波纹,又带有北国女儿特有的神韵。”至此,女主人公动人的形态足以给人美的享受。

当作家把工笔转向与姑娘相遇的男主人公——画家时,同样细腻地勾勒了他的逼真形象,刻画了姑娘对小伙子的第一印象。由此,我们看到作家那具有美学意义的准确的判断能力,借助于准确、细密、熟练的工笔技巧,把一对青年男女的肖像活灵活现地呈献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如见其人,并引起读者不同程度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