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纵式结构

〔释义〕 纵式结构即以事物内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安排结构。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规律性,表现为一定的顺序,如从发生到结束,从原因到结果,从浅显到深奥,事物在自身发展变化的运动中会形成相对的层次性。记者在反映这些事物、安排消息结构时,有时是根据自己对这一事物纵向运动的认识,从这一事实演变过程中发现其本质意义,从这一事物的纵向运动的层次性中提取最能反映本质意义的材料,组合成新的链条,付之于文字表述。

这种纵式结构,文中记叙的事件环环相扣,顺势延伸,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原因结果依次排列,文章显得脉络清晰,线索贯通。作者的思路顺畅,能比较清楚地反映出新闻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使读者对发生的新闻事实的始末、经过一清二楚,印象完整。

〔示例〕 《北京酱油为啥脱销?》(1979年12月15日《市场报》)

宣武区酱油厂多年失修。1974年经有关部门鉴定,应停产修建,厂里立即向商业局报告,商业局又向市级机关打报告,三年之间,写了22次,根本挂不上号,直到1977年底,市里才批准建新酱油厂,并给50亩地……。

计划批准后,只给钱,不拨料……,拖了两年,材料还没凑齐。

今年9月,老厂房险情严重,被迫切断电源,停止生产。宣武区酱油厂停产,一个月至少少上市100万斤酱油,因而,使全市酱油脱销半个多月,直接影响了居民生活。

〔简析〕 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和时间顺序一一说明,使读者对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了解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