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散文化结构

〔释义〕 散文化结构是指新闻写作在结构形式上不拘泥于传统的固定格式。作者在对材料进行筛选,以主题为凝聚点的前提下追求以新(新颖)取胜,以活(灵活)取胜,以意(意境)取胜,以精(精巧)取胜,有感而发,自由用笔。使新闻的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近似于自由、灵活、洒脱,乍看上去松散,而实则神聚意凝的散文形式。

〔示例〕 新华社记者毕靖、徐光耀:《团结起来,振兴中华》(1981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20日夜。北京大学校园沸腾了。

深夜,广播里传出了好消息:中国男子排球队在争夺世界杯排球赛亚洲区预赛的关键一战中,先输两局,奋起直追,扳回三局,终以三比二战胜南朝鲜队,取得参加世界杯排球赛的资格。

守候在收音机旁的北京大学的学生们欢欣雀跃,十一座宿合楼的四千多名学生不约而同拥出房门。顿时,在楼群间的空地上,欢呼声、口号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祖国万岁!”

“中国万岁!”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向我国排球健儿致敬!”

人们热情飞扬,心里乐开了花。有的一个劲儿地敲起了手鼓、响铃;有的找来废木棍和别的什么燃起了火炬。

突然间,有幢楼的三层窗口还有人挂出了大幅标语,赫赫然四个大字:“中国万岁”。可爱的青年们,翘首次呼,热烈鼓掌。

……

这时,38号楼三层窗口传出了嘹亮的铜号声,吹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前奏。

国歌,人们唱了一遍又一遍,唱了好几遍,庄严的歌声在校园回荡,青年们的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伟大的爱。

中华正在振兴,祖国正在崛起。

中华体育健儿近日连连为祖国争光,他们在一系列国际比赛中所表现的精神风貌和高超技艺多么激动人心啊!

我们中华民族“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这是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北大学生的喊声。

这是十亿人民的共同心声。

〔简析〕 从消息笔之所至可以看到,作者敏于发现并能抓取生活事件中包含的思想意义即新闻价值,并将其从中获得的深刻感受传达出来。新闻的结构是明显的散文式,跳跃性很大,有事件过程的叙述,有现场情景的描绘,有记者的抒情、议论。把散文的文学性和新闻的写实性较好地结合起来。文章以赛事取胜为神韵,把由此引起的一些人和事联系起来,看似行文散漫,其实散而不乱,文章围绕“振兴中华”这个主题,撒得开,收得拢,且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