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故事论证法

〔释义〕 使用说故事、讲道理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叫故事论证法。故事,不同于寓言,它的主人公是人,注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和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故事论证可增强议论的形象性,是比喻论证的一种,用它来说理,可以避免枯燥无味的毛病,起到言近旨深的作用,使说理议论富有生动性和深刻性,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运用故事论证法,关键在于故事的内容要有丰富的涵义,能给人以启发;故事和道理要紧密结合,能把深刻的思想寄寓于故事之中;所引用的故事,既要具体形象,又不能过于铺叙,以致淹没了论证内容。

〔示例〕 (苏)加里宁:《工农联盟的过去和现在》

列夫·托尔斯泰写过一本小册子,叫做《人需要很多土地吗?》有一个地主提出,他情愿以一百卢布的代价把一个农民从日出到日落所能走完的一个圈子里的土地全都卖给他,但他在日落的时候一定要回到出发的地方。

那个农民跑得愈远,他觉得土地愈肥沃。

过了中午,他打算回到出发的地方去了,可是抬头一望,眼前是一片诱人的田野,弄到手又不费什么事;只要再加一把劲,那些田地就可以归农民所有了!在日落的时刻,农民竭尽最后的力气,接近了出发的地方。太阳落下去了,农民的双手触到了出发的地方,但是农民却断了气。地主就给那个死去的农民量出答应过的那片土地。

列夫·托尔斯泰的寓言,不解释也是明明白白的。但如果停留在这一点上,那就等于间接地为当时存在的制度辩护。有人会说:“是他自己不好,不该贪心”,“自己的贪心毁了他”,以及诸如此类的话。这一类好像教训倒楣穷人的话,我们听得太多了!事实上,资本主义世界就是那样构成的:每个穷人面前都浮现着他个人幸福的海市蜃楼。

……

〔简析〕 在上段文章中,作者想要揭示的道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欺骗性和残酷本质。但这个道理十分抽象、深奥,写起来颇费笔墨,而且不易被人接受。于是先引用了《人需要很多土地吗?》中那个农民悲惨结局的故事,随后引出一个观点:“资本主义世界就是那样构成的:每个穷人面前都浮现着他个人幸福的海市蜃楼”。故事有丰富的内涵,故事和道理紧密结合。这样,就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冷酷现实,表述得生动形象,易于被人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