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用数字作为论据,来论证论点,不仅是科学的、精密的,而且还能使读者获得明确的认识。数字是事实的总和,比事例有更大的概括性,因而更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数字论证的数字,可以用确数,也可以用约数、百分比、比较数、平均数等。不论用何种数字,都必须保证来源可靠,准确无误,即使是估计数字,也必须有根有据,力求切近。
运用数字论证法,必须和事例论证密切结合,并进行令人信服的分析论证,防止数字加论点的简单化写法。
〔示例〕 邱昶:《面对知识的老化的挑战》
“知识老化”的问题以前就存在,但是,“老化”的速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快。以医学而言,盖伦的心血潮流说统治了上千年,直到十七世纪才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所否定,而近代科学中概念的更新、深入与替代,却几乎像“走马灯”一样神速,以致地平线上刚升起的一盏智慧的明灯,人们还未及熟悉它,另一盏更亮的明灯又在太空中出现了。真是群星闪烁,美不胜收。这就是近半个世纪内科学领域的奇观!
毫无疑问,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知识的失效率也随之越来越高。据有关方面统计,在五十年代,每隔五年知识的失效率为25%,到了七十年代,达到40%。这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经常学习,补充新知识,研究新问题,那就不要十年功夫,他所掌握的知识(特别是科技知识)就会有80%“过时”了。谓予不信,再看如下事实:近十年来的发明创造,比以往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一项新技术的研究周期现在大大缩短,例如纸,从发明到广泛使用,历时一千年,蒸汽机花了八十年,电话五十年,飞机二十年,而激光只花了两个月!事实严峻地告诉我们:人的聪明才智,正经受着严重的挑战。
面对这种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急起直追!……“春山磔磔鸣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有志者哪怕学而无成呢?
〔简析〕 本文以确切的统计数字为论据,论述了“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知识的失效率也随之越来越高”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实际状况,因此,内容新颖,富有鲜明的时代感。通过论述,能使人们深切感到只有急起直追,奋发学习,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
文章把统计数字与典型事例结合起来分析论证,既有科学性,又增强了说服力。数字论证,往往容易枯燥乏味,但本文由于开头段有关于明灯和群星的比喻,文末又引用苏轼的诗句,却使文章显出盎然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