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释义破题法

〔释义〕 有不少议论文的题目,只是提出论题,并不表明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它只是限定了文章议论的范围和重点;还有些议论文的命题是古书摘句或含义特殊的概念、句子,它有较深的蕴含,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不易让人一眼看清其用意。对这样一类文章的开篇,往往需要从释义破题入手,才能捕捉到文章的论点,不使读者感到茫然,也为下文展开论述选取好恰当的角度。

文章开篇如何解题释义?第一要看文题与文章论证的需要,尽快入题,不要故弄玄虚;第二要对文题作科学的解释,并有鲜明的针对性;第三要给文题赋予新意,对人们熟知的,而释义又无新颖、独到之处的,就不应再说多余的话了。

〔示例〕 杨德高:《对“研究研究”的质疑》

研究,本指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有些事情一时拿不准,可以研究和商量一下,以求处置得更加稳妥,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有些事情并不那么复杂,应该怎么办是很清楚的,完全可以当场“拍板”,立即办理。那么,为什么还要去“研究研究”呢?我看,无非是怕承担责任,招惹是非。一人“拍板”,责任当然要自己承担。相反,如果是集体研究的,果真出了差错,板子也打不着自己的屁股。当然,还有些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官僚主义已成顽癖。在这些人看来,最好是“一天三顿饭,啥事也不干”,但天下又没有这样的便宜事。于是,“研究研究”便成了这些人的口头禅。也不否认,还有个别人居心叵测,以“研究研究”之名,行索贿受贿之实,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

官僚主义作风,误国误民也误自己。所以,在改进领导和机关作风中,“研究研究”之类的不讲效率的弊病当在革除之列!

〔简析〕 文章题目《对“研究研究”的质疑》,只限定了文章要论述的范围和重点,没有明确作者的观点。因此,对“研究研究”的含义应怎么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对其提出“质疑”?读者一时不易了解,这就需要在议论之前,先行释义破题。

本文开始先对“研究”一词的内涵作了科学的阐释,因而办事情,下决断,需要研究和商量,以求更加稳妥,是“无可非议”的。

接着,将“研究”的科学内涵与时下一些人“研究研究”的口头禅的含义,做了对照,指出这两者的实质根本不同。当今担负一定负责工作的人,常常借“研究研究”之名,推诿责任,误国误民,“官僚主义已成顽癖”;个别人却“居心叵测”,以此“行索贿受贿之实”,性质更为严重。于是作者提出应当把这种“研究研究”的弊病加以革除。经过这样一番释义,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和文章所要表述的观点就十分清楚了。这就是释义破题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