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绕笔是诗文创作中都用的一种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法。它的特点是:或迫于客观环境的压力,或由于作品中人物关系的特定情势,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有难言之苦,就绕一个弯子,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或以喜寓悲,明褒暗贬,这种“环顾左右而言它”,把真情隐藏在表面感情背后的表现手法,就是绕笔。
运用绕笔去揭示客观坏境对人的压力,可以增强力度。运用绕笔去描绘特定人物关系所产生的难言之苦,能使感情的表达曲折而深沉。
〔示例〕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愁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简析〕 上阕说少年时代,登高赏景,本无愁苦,却硬作些无病呻吟的闲愁词句以自娱,下阕与上阕对照,是这首词的中心之所在。四句话概括了作者的半生经历与当前心境。他曾奋勇抗金,积极献策,力主收复中原,可是南宋朝廷对此并不重视,自己反遭投降派的打击迫害。他这时已因此罢官在江西闲居,真是“识尽愁滋味”。他很想对人诉说,但是投降派把持朝政,说了也无用,所以“欲说还休”。但又按捺不住自己的满腔愤懑,因此,只好绕了个弯子,“却道‘天凉好个秋’”。对国事的忧愁,对黑暗现实的悲愤,尽在这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绕笔之中,比直说更有力量,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