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顿挫

〔释义〕 在诗词中,顿挫是指运用语言或经营层次结构中的停顿转折。用作修辞手段,就是要求音调有高有低,节奏有快有慢,旋律跌宕多姿,千曲百回,屈曲有致。用作结构手段,就是在诗意欲尽未尽时,先作一小小停顿,对这一层的诗意作一小结,然后转向它处。诗意似断实连,实为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抒发感情,丰富题旨。运用得好,可以使笔势回旋,峭劲多姿,层次波澜迭起,诗意宛转含蓄。

〔示例〕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佳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波溅。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翰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简析〕 这首词是作者任溧水县令时游无想山的作品。前三句说,小莺儿在暖风中成长了,梅子受到雨水的滋润肥大起来,正午的阳光下,树影既清晰又圆正,一片美景。第三句是一个小顿。下面两句就从环境不好的一面着笔,有了转折,写到那个地方地低而近山,又值黄梅季节雨多,处处湿重,连衣服都潮润润的,用炉香熏衣,费时很久,才能将它熏干。接下去说空山人静,鸟儿逍遥自在;小桥外,绿水清明,水声溅溅,作静态的美景描绘,所以,“新绿溅溅”也是一顿。上阕的最后三句说,凭栏久望,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与被贬谪的白居易“黄芦苦竹绕宅生”的境况相似,所以也想泛舟听歌,去寻欢作乐。这又是一个转折。

下阕作者先自比在人家椽子上筑巢寄住的社燕,苦于南北飘零,只好不去想功名事业这些身外的事情,而借酒浇愁。“长近尊前”是一顿。随后又作一转,说自己倦于飘泊而客居江南,已没有听歌雅兴。“不堪听、急管繁弦”是这个转折处的小顿。最后三句说在别人弦歌盛宴之畔,请容许“我”醉眠以求得短暂的心理宁静。则是再转作收。

总起来看,全词委婉地传出作者流宦他乡的苦况,抑扬顿挫,脉络清晰,跌宕多姿。上阕重在静景描绘,两顿两转,顿和转是正和反的交替。下阕重在抒情,一顿之后,一转再转,以转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