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张与弛

张,张开,紧张;弛,松弛,舒缓。一张一弛,语出《礼记·札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弗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说明事物的发展、矛盾冲突的演进,有时相对紧张、激烈,有时相对舒缓、平稳,张与弛总是交替进行,并和谐地统一,从而构成一个曲折的运动过程。这是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推进的规律。在写作中借用过来,作为一种辩证艺术,是指在文章中,特别是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既要用快速节奏叙写紧张、激烈的场面、情节,又要用缓慢的笔墨叙写舒缓、松弛的内容。这两个方面,或先“张”后“弛”,或先“弛”后“张”,或“张”中有“弛”,或“弛”中有“张”,要张弛相间,相错成文。这样既能使内容真实,又能造成情节的跌宕起伏,文势的缓急变化,还能叩击读者的阅读兴趣。成功地运用张与弛的辩证艺术,文章或作品必然会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水浒传》二十三回中,先叙写了武松离开柴进庄,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一个酒店,经过和酒家周旋,一连喝了十五大碗烈酒,向景阳岗走去等情景,笔调从容、舒缓;在景阳岗上,武松正待在一块大青石上要睡,忽然一只吊睛白额大虫跳将出来,向武松扑去,双方展开搏斗,老虎是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则先是一闪、一躲、又一闪,然后又一劈、一跳、一揪、一踢、一按,最后置老虎于死命。对这一场面写得紧张,激烈,扣人心弦。然后又写到武松被阳谷县群众请到县里赴宴,领赏,笔调又转为舒缓。这一回内容有张有弛,张弛相间,节奏感和层次感都很强,因此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运用张弛相间的技巧,首先要忠实于生活,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表现生活的逻辑,不能过多的人为雕琢;其次要张弛有度,紧密结合,交错进行,不可一味紧张,也不可全用舒缓的笔调去写;第三,要在张弛间拉开距离,形成反差,互为映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