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所谓语言准确,就是把事物的实际情况,用最恰当的词句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说明文是解说事物的形状、构造、成因、方法、用途,阐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的文章,因此,要恰如其分地说明事物的本来面貌,就必须使语言具有准确性。准确就是真实、客观、适度,是语言与表达内容的和谐一致、高度统一,是语言简明、平实的基础。语言准确首先来源于作者对所要说明事物的深入观察和透彻领悟;其次来源于丰富的词汇储备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说来,准确性表现在选词确切精当,专门术语和概括性词语精确无误,造句语法规范、逻辑严密,行文中起限制、修饰作用的定语、状语缜密、讲求分寸。有时为了使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也选用适当的修辞方法和其它方法进行说明。总之,用这个词或者不用那个词,这样说或者那样说,都要从所说明的客观事物的实际出发,经过仔细选择和反复推敲,才能把实际情况准确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达到说明的目的。
〔示例一〕 周建人:《蜘蛛》
……它(甲虫)的六条腿东一推,西一撑;蜘蛛好容易把这条腿缚住,那条腿又伸出来了。……
〔简析〕 这段文字在选词上非常恰切、讲究。方位词“东”、“西”,代词“这”、“那”,准确地概括说明了甲虫的六条腿在蜘蛛网中盲目挣扎的情形;而甲虫蹬腿的动作则选用“推”、“撑”、“伸”三个动词分别加以具体说明,从而达到了准确、生动地解说事物的目的。
〔示例二〕(英)达尔文:《物种起源》导言
……虽然许多事实现在还是不清楚,而且在未来长期内也还弄不清楚,但是我们经过了精细的研究和冷静的判断,可以毫不怀疑的断言创造论的错误。创造论这一观点,虽为近代许多博物学家所信奉,我自己以前也曾信奉过,但是事实上决不能成立。……
〔简析〕 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都是起修饰、限定作用的状语或定语,由于这些词语的正确使用,使说明的时间、范围、内容更加具体、缜密、精确,体现了作者的科学、审慎态度。
〔示例三〕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
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简析〕 作者在这里选取了三个排比句式,恰如其分地说明了我国石拱桥设计施工的优良传统。其中每个句式都由主谓词组构成,主语部分均两字,谓语部分均一字,用词精巧,句式整齐,语法规范,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明确而严密。
〔示例四〕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简析〕 赵州桥石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作者采用了拟人的说明方法,用一个“肩”字,最准确、恰切地介绍了赵州桥石拱的位置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