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对内容复杂的说明对象进行适当的分析,这种方法叫分析说明法。
在说明文中,有时只介绍某种事物或现象本身,还不足以把事情搞清楚。因此,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分析,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分析与议论文的分析不同:说明文的分析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事理,而议论文的分析是为了提出论点、论据和论证;说明文的分析要求把事物、事理的情况解说清楚,而议论文的分析要由此得出某种观点。
在写作中,要根据说明的需要进行分析,使之扣紧说明的主体,而不能以分析代替说明,随意铺展。
〔示例〕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加美观。(三)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
〔简析〕 作者从大拱、小拱、拼成大拱的二十八道拱圈和全桥结构四个方面来说明赵州桥的特点。具有这样特点的石拱桥为什么就奇巧出色呢?这是普通人搞不清楚的问题。因此,作者恰当地依次分析了这四个特点的作用,使对桥梁知识知之甚少的读者,也很容易领会赵州桥的奇妙高超,起到了辅助说明的作用。
这段说明文的分析适时、适量,紧扣特点,突出说明中心。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还用分析说明的方法,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我国石拱桥设计施工的优良传统和我国拥有大量可供建筑应用的各种石料这三个方面,解释了中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