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诠释说明

〔释义〕 用来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能、原因,解释词语概念的方法,叫诠释说明法。

虽然诠释说明法与定义说明法经常连在一起使用,但是,它们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定义要求完整,即被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相等,从某方面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说明并不要求完整,只要界定其中一部分外延,说明一部分内涵即可。定义的语言非常简要,概括性极强,而诠释的语言要求准确、具体、通俗易懂。

有时诠释也能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与被说明对象的外延相等,但在语言表述上要比定义具体详尽。

运用诠释说明,可以消除读者的疑惑,补充文章的思想内容,解释概念,确定内涵。

〔示例一〕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

……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些。……

〔简析〕 这段文字共三句话,表现为三层意思。第一句用诠释说明法解释了歌谣有徒歌和乐歌两种演唱形式。第二句用判断句式分别给徒歌和乐歌下了定义。第三句又用诠释说明法,具体解说了徒歌和乐歌的节奏。

定义说明和诠释说明交互使用,虽然这段文字不多,但涵概极大,准确、通俗,使读者对两种歌谣的形式、特点和节奏一目了然。

〔示例二〕 (同上)

……

《大序》只解释了风雅颂。说风是风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

〔简析〕 什么是风雅颂呢?人们从字面上很难弄清楚,这里用诠释说明的方法,解说了风雅颂的具体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