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同中辨异

〔释义〕 事物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每一事物所固有的不同特征上。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有别于其它事物的标记。它具有两种属性:外在形象是具体、生动、独特的;内在本质是深刻、丰富的。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构思,辨析它与相似事物的相异点,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要说明的事物、事理说明白,把易混淆的事物、事理区分开。

同中辨异,首先要统观全局,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其次要逐一区别,不可偏漏。否则,就会使要说明的事物、事理模糊不清。

同中辨异,可用定义说明法、诠释说明法、比较说明法、举例说明法等多种说明方法。

〔示例〕 周中民:《丘陵》

丘陵,它是一种表面上圆浑的呈馒头状的小地貌,它以无明显的脉络区别于山地,以具有明显的相对高差而有别于平原。在地貌组合中,它往往是介于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一种过渡型的地貌形态。例如丘陵在台湾的地貌组合中,它位于台西平原与台东山地之间;在湖北省中部的地貌组合中,丘陵的前沿为江汉平原,其后为山地。在多数情况下,丘陵与其前沿的平原以徐缓的斜坡过渡,而它与其后缘有明显脉络——即有明显走向的山地则以明显的坡折截然分野。因此,丘陵不仅仅是在外形上,相对高度上,而且有时也在所处的地貌部位上与平原和山地是判然有别的。

〔简析〕 这是一段说明丘陵的文字。作者首先给丘陵下了一个定义,但由于丘陵与山地、平原的地貌相似,容易混淆,仅凭定义还难以认识它,因此又采用同中辨异的方式,以外形上“无明显的脉络”同山地区分开,以相对高度上“有明显的相对高差”同平原区分开,并且以两个具体实例,说明丘陵是介于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地貌。这样,在辨别了丘陵与山地、平原在外形、相对高度、所处地貌部位上的相异点的同时,也就具体说明白了什么是丘陵。由此可见,同中辨异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某一事物,准确理解它的内涵与外延,找出它的特点,与其它相似的事物区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