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者对自己的文章看不出毛病,或者感到有问题却又分辨不清,不知如何修改才好,这就要请教别人,求人指点,然后再修改,这种做法叫求助修改法。
清代李沂在《秋星阁诗话》中说:“诗能自改,尚矣。但恐不能自知其病,必资师友之助。妆必待明镜者,妍媸不能自见也。特患自满,不屑就正于人,病不求医,必成锢疾矣。”他把请人给自己的文章挑毛病比作照镜、求医看病,是非常恰当的。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作者“敝帚自珍”,不忍割爱,就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突破自己的局限性,以更清醒,更客观、更高明的眼光审视文章的短长,指出缺点,提出修改意见,这对作者具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宋代欧阳修可谓散文大家,他写的名篇《醉翁亭记》的开头原来是:“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大非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后来一个樵夫读过文稿,提了意见,欧阳修便将这几十个字改成“环滁皆山也”五个字。言简意明,顿生妙境。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求助他人提意见的方式修改文章,并不意味着言听计从,人家提什么改什么,人家说怎么改就怎么改,结果文章中失掉了“自我”,没了个性,丢了风格。必须明确:对于任何人的意见均需虚心听取,认真分析研究,然后将值得吸收的意见和建议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再行修改,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既不失本色,且臻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