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拟人

把没有知觉没有思想感情的物类,当作有感情有知觉的人类来描写,叫拟人,它是比拟的一种。

事物本来是不具备人的思想感情的,人们赋予它以人类的特征,可以寄托人的感情,使情感得到更充分的抒发,同时也能把事物写得生动活泼。

拟人是文学作品中大量运用的一种修辞格,尤其是在诗歌中,叶文福有一首短诗《拾贝》: 我到海边拾贝 海到岸边来拾我 我拾到半边贝壳 海拾到半个我

这首诗运用拟人格,把海当作和“我”一样的人来写,凭借想象移情于物,让“我”和海融为一体,寄托了“我”对海的热爱赞美的深情。为了赞美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李商隐在《无题》中把春蚕、蜡烛都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知觉和情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就形象地展示出来了。

只有对所描绘的物类有爱或憎的真情实感,运用拟人时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运用拟人时要情感饱满、融物我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