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别的事物来比喻所要说的事物,这种比喻叫引喻。引喻的一般结构是用平行句式把喻体和本体排列起来,喻体排在前边,本体排在后边,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引喻的复杂性。
运用引喻,能使语言活泼生动,说明道理,或描述事物更能引发读者的遐想,从而使事理既深刻又易懂。
引喻大量应用于说理性较强的文章中,如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为了批评党八股的文风脱离群众,用了一个引喻:“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作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结构相似,构成平行句式,作为喻体,引出本体“写文章要看读者,作演说要看听众”。整个比喻浑然一体,形象生动,自然贴切,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俗语、成语是引喻的运用。例如人们在说明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的必要性时,常常用“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俗语。这个引喻新鲜贴切,令人子微笑颔首之际体会到引喻的妙处。
引喻是比较难用的一种比喻手法,这就要求我们多读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