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借喻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地把喻体借过来代替本体的比喻叫借喻或类喻。借喻是最简练的比喻,可以说,从明喻到暗喻,再到借喻,一个比一个简洁。

借喻多是在上下文的语境中点明事物的来龙去脉时才使用,否则就会让人费解。由于借喻只有喻体出现,因而喻体更醒目,喻体所显示出来的本质特征也就更加突出了。

鲁迅在《长城》中借“长城”来比喻障碍人们思想、精神的某种东西,“我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两种东西联为一气造成城壁,将人们包围”,这个借喻用中国的象征“长城”来喻“中国人民的思想局限性以及传统思想对人们的控制”,十分发人深思。

借喻的运用比隐喻要求更高,如果运用得当,会使读者很容易由此及彼地想到作者要说明的对象。正因为是读者自己想到的,才平添了几分趣味和深意。运用不当,则会使读者产生不知所云的感觉,文章显得艰涩难懂,大大失去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