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察人物的肖像、服饰、神态、举止、言谈等外在表现探索其内心隐秘的方法叫探索心灵观察法。因为任何人的心灵都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但他的思想性格、心理活动、情感变化总要以这样那样的外部形态透露出来,观察其外部正是为了探索和把握其内部,认识其本质特征。张天翼的小说《华威先生》中,写华威的肖像: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并且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左手无名指上带着他的结婚戒指。拿着雪茄的时候就见这根无名指微微地弯着,而小指翘得高高的,构成一朵兰花的图样。”作者细心观察,抓住了华威先生外形的四个特征:挟皮包、带戒指、拄手杖、翘手指,从而探索到他附庸风雅、自作多情、矫揉造作的思想性格。再从他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现中,进一步探知他的内心世界:他到难民救济会,这是下属机构,“华威先生的态度很庄严,用一种从容的步子走进去,他先前那副忙劲儿好像被他自己的庄严态度消解掉了”,“眼睛并不对着谁,只看着天花板”。他离开时,“把帽子一戴,把皮包一挟,瞧着天花板点点头,挺着肚子走了出去。”真是故作矜持,旁若无人,趾高气扬,俨然摆出一副抗日救国,唯我独尊的派头。他到救亡协会,这是高级机构,“这回他脸上堆上了笑容,并且对每一个人点头”,“主席对他微笑,他还笑着伸了伸舌头,好像闯了祸怕挨骂似的”。当他离开这里时,“腰板微微地一弯”,连续两次道歉不迭:“兄弟首先要请各位原谅:我到会迟了点点,而又要提前退席”。与他前边到难民救济会相比,前者居功自恃,后者毕恭毕敬,转瞬间判若两人,好一副势利相!而在私下场合里,“他带着很机密很严重的脸色——小声儿问那个小胡子:‘昨晚你喝醉了没有……我不能猛喝。刘主任硬要我干掉……密斯黄说要跟刘主任去算帐呢’……”这正揭示了他在道貌岸然、高喊抗日救国的招牌下,实际上是醉生梦死的酒肉之徒!作者观察华威先生在三个不同场合,有三副面孔、三种态度,深入透视了他丑恶的灵魂。
运用这种方法要边观察,边思索,不断分析,透过外在的表象挖掘内心的实质,而不被假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