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分类观察法

这是将事物的各种特征、各个部分、各个侧面进行分类观察的方法。运用这种观察方法便于对复杂事物的各个构成部分分门别类地细致观察、准确认识,进而由部分到整体,把握其全貌。例如碧野的散文《我怀念的是牛》写一头叫三牤子的牛:

三牤子,身高体大,足有一千公斤重。它的脑袋方方正正,圆圆的角,大额头突出,显得十分憨厚。它最高给它抓痒,一抓痒,它的尾巴就高高地翘起,尾巴尖上的那一撮毛,喜得直颤;特别是给它抓犄角根部凹处,它低着头,真解痒,乖乖地,一动也不动。

三牤子年轻力壮,有时喜欢捣点小乱子,它追赶小公牛打闹,一直追到稻田里,把秧苗踩了。你给它两鞭子,它昂昂头,只当给它抓痒。

三牤子特别喜欢水。我们那里有个七里湖,湖水清凉。三牤子随群放牧的时候,最爱撒欢跳进七里湖,掀起波浪,向远远的草场游去。

……

三牤子食量大,回栏后,你还得满足它的要求。它的料筐大,要比别的牛多装一倍的料;夜草要放足,要不,它会越栏推翻草垛的。

三牤子对养牛人很有感情,它善良地望着你,温驯地依傍着你;可是生人走近它,它就低着头,歪着犄角,从大鼻孔里咻咻地喷着气,吓得人家急忙后退。

……

作者对三牤子的体态、习性、食量、性情等方面分类进行观察,准确细致地认识了这头牛的全貌。在对各部分的观察中又共同突出了三牤子的整体特征——憨厚。这样,各部分的特征清晰具体,整体的特性鲜明突出。

在分类观察中,对人、事、景、物,可按外貌、性格、心理分类,也可按时间或空间分类,还可按性质、构造、用途等分类,根据不同观察对象来确定类别。但必须明确,分类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准确把握事物全貌,认清其本质特征才是目的。因此,在观察中如何分类,应以达到观察目的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