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是指根据每一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抽选的原则,从调查总体中抽取若干个部分作调查,然后从这些调查所得出的结论中推断出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抽样调查能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一定数量的抽样资料推测出说明总体的综合情况。因此,这是一种省力而见效快的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法分两种,一种是随机抽样法,即调查者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个体进行调查。另一种是非随机抽样法,即按一定的规则来选取总体中的各个个体。这两种方法在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而选用。
通过抽样调查收集的材料比普查详细、深入,比重点调查面广,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不易被察觉的问题,因此,我们通过抽样调查获得的材料需要认真分析,不可草率结论,防止以偏概全。
于幼年的调查报告《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广州青年的主心骨》(1986年第36期《瞭望》)中写道:
广州实行对外开放与改革的这些年来,商品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幅度较大,人们对此看法比较一致。但对开放后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的变化,则众说纷纭,褒贬不一。1983年我对广州、深圳等地一千名30岁以下青年进行抽样调查,1985年下半年和1986年上半年,又用同样方式对广州和香港青年所说的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从中看出广州青年的思想面貌,究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作者在抽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中,分别就“家庭观”、“性关系”、“自主自强、努力进取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改革开放完全正确,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吸收西方优秀文化、锐意进取、振兴中华是当代青年的志向。
不难看出,抽样调查虽取量少却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普遍性问题。
运用抽样调查法需掌握调查对象的总量,然后确定抽样的数量比例。一般而言,抽样数量约占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才能获得较为可靠的资料,否则含盖面太小会减弱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