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这是由初始的一点点感受出发,随着材料的不断增加,体会的不断加深,联想的不断扩展,使感受一步步扩大、深化,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形成和谐统一整体的一种构思方法。这是散文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构思方法。用这种构思方法创作的散文,不仅思想有深度,而且思路开阔,内容有广度,二者结合,又增加了散文的力度。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珍惜开始的感觉,要善于抓住最富特征的部分,并且把它作为一个核心,不断扩展延伸,然后再全面地思索,就会构成一个形散神聚的完篇,千万不可游离其核心,而去另滚雪球。
〔示例〕 秦牧:《土地》(从略)
〔简析〕 秦牧是善于用“滚雪球”的方法构思散文的一位作家,《土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土地》这篇散文是“由于和农民群众一起在田间劳动,体味到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感情;在飞机上和火车里,看到莽莽苍苍、生机勃勃的大地,凝神遐思,有所感触而写的。”(秦牧:《努力冲刺,刷新纪录》)的确是这样,作者正是以这种感触为核心而滚开去,上下千万年,纵横千万里,越滚越大,从而联结起人们与土地的不同命运,完成了这篇散文的构思,抒发了作者对大地母亲的一脉深情。作品一开篇就满怀激情地奏出主旋律,说:“当你坐在飞机上,看到我们无边无际的像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捏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冒出脚缝的时候,不知道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的苦难、愤恨、希望、期待的心情?”然后笔墨或远或近,纵横捭阖,一会儿展现历史的镜头,一会儿又闪现现实的情景;一会儿抨击统治者对土地的疯狂掠夺,一会儿讴歌劳动者对土地的深情爱护和珍惜,始终都围绕着土地对人们的无私奉献,和人们对土地的深厚感情这个核心,从而交织为一曲土地的热情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