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社会环境描写

〔释义〕 社会环境,即人们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开展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陈设布置等。它是人们活动的主要环境,交织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显示着社会和时代的特色。写作中对这些方面进行描绘刻画称为社会环境描写。它相当于绘画中的风俗画。

社会环境描写在小说创作中有多种作用。它首先能提供人物生存和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形象地介绍出故事发生发展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氛围,从而增强作品的形象感和真实感。社会环境能影响人,人也影响社会环境。因此社会环境描写又是侧面烘托人物性格、心情,表现作者感情倾向的手段。社会环境描写能对故事情节和发展起铺垫和推动作用,能深化作品的主题。社会环境描写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分散在作品中多次点染。

描写社会环境要善于选择,要注意典型性,生动性,要准确把握自己的感情和认识倾向,要为突出主题和塑造刻画人物形象服务,不可为写社会环境而写社会环境。

〔示例〕 鲁迅:《祝福》中关于鲁镇新年气象的描写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

〔简析〕 这是一段典型的旧中国农村庆祝新年的风俗画,通过放爆竹,准备“福礼”等的描述,写出有钱人家新年里的热闹和忙碌,同时也写出人们的迷信,生活的停滞,流露出作者一种抑郁的心境;同时又为祥林嫂的惨死勾勒了一个反差极大的背景。对于深化作品控诉封建礼教乃至整个封建制度的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